呱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 裹挟(第1页)

去年年末失守太原之后,第二战区的长官部,就沿同蒲路迁到了晋南的临汾。遭受日军沉重打击的阎锡山,将手头晋军的主力,收缩到了晋西偏南的吕梁山区,倚靠着黄河东岸,并备好了船只,随时可以渡过黄河去陕西躲避。

而像独12旅这样的常年驻守晋中南门户的晋军二线部队,因为去年没有赴晋北晋中参与对日大会战,所以在长官部的眼里,他们就显得有些举足无轻重。但太原会战之后,日军控制了山西的北部和中部,晋绥军和中-央军余部大步后撤,使得位于晋中南门户的独12旅的防区,一下子成为了最靠近日军前沿的突出部。

即便如此,当独12旅突然上报其防区内的丰店县遭到君陵日军南下攻击时,阎锡山的二战区长官部第一时间仍然没有重视。

直到丰店战斗进行到第二天,也就是这座大山里的孤城面临失守,二战区长官部的几个作战参谋才奉命开始关注日军的这次行动。他们晚些时间用电台询问独12旅旅部,要其汇报前线最新战况。

可是,接到电报时的旅长郑源已经失去了对前线的监控,他手下的57o团在团长带领下,还未和日军接战就从丰店逃之夭夭了。郑源只得向长官部含混回电:

“职部为确保同蒲路门户不失,现将丰店守军回撤至文城外围协防。391团则留置丰店与日军周旋”。

事实上,文城自那一刻开始,就完全丧失了与丰店的所有联系。

郑源下令给仓惶逃来的57o团,命其在文城东郊扎营设防,同时召团长田明达入城,参加旅部的应对作战部署会议。

名义上来自前线的田团长,所能提供给旅部有关前线的情况却实在少的可怜。郑源不得不重新向丰店方向派出斥候,一面打探战况,一面试图寻找和接应失踪的旅部情报参谋肖俊平上尉一行。

后来,护送肖俊平上尉以及旅部特派通讯班的那一个步兵连,在丰店外围被日军骑兵击溃后,残部辗转返回了文城。该连连长、连附相继阵亡,据归队的一名少尉排长李满仓讲述,旅部情报参谋受重伤,其后莫名失踪,不排除是被突然出现的八路军一支部队裹挟带走。

而斥候也很快带回了丰店的消息:县城已经被日军攻陷,中-央军391团下落不明——要么是全军覆没,要么是弃城而走。日军眼下大举进占丰店,闭门不出。

第二战区长官部接到独12旅的这份最新报告,一时也陷入了迷惑——敌我双方和平对峙了两个多月后,日军突然派一枝重兵,夺取了偏离同蒲路的晋中南守军一处前沿,而在其他地区仍按兵不动,此举令人费解。

郑源得到的指示是:继续监视丰店敌军动静,同时密切注意君陵方向。长官部最紧张的,仍是太原、君陵的日军主力会沿着同蒲铁道线大举南下,威胁临汾大本营。

独12旅的旅长当然也紧张着长官部的紧张。毫无疑问,如果太原、君陵一线的日军师团倾力沿同蒲路南犯的话,当其冲的就是独12旅。

晋军的独立第12步兵旅,属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整编后的乙种师序列,全旅下辖两个步兵团569团和57o团;旅部直辖一个炮兵连、一个通讯连、一个特务连。就整体战斗力以及装备水平而言,与中-央军391团不可同日而语。

郑源清楚自己的实力,也明白如果二战区不派出部队协同作战的话,独12旅根本无法完成在同蒲路上独挡日军锋芒的任务。他现在很恼火57o团的提前逃跑行径,倘若田明达能够多支撑半天,郑源就会派兵去丰店实行策应,从而将中-央军391团一并接回文城,那样,防御文城就多了一支生力军(或曰炮灰)。

同样令郑源恼火的还有旅部情报参谋肖俊平的失踪。而且肖参谋的失踪竟然可能牵扯到了八路军——据跑回来的下级军官报告,出现在小榆树山里的八路军,隶属林师徐旅,大约是一个营的规模。

根据此前长官部的内部秘密通报,八路军林师陈旅在其师长的亲率之下,于去年年底进入汾河流域的洪洞、赵城一带,袭占地盘,招兵买马,实力扩充得很快。由于该旅就活跃于临汾二战区长官部的眼皮底下,阎司令长官大为头疼,已经派兵设立防线,阻止该旅进一步向吕梁山区进取。同时,长官部严令晋军能够与林师陈旅接触的周边各部,密切注视该旅动向,严守各自防区,严禁该旅实施地盘渗透。

郑源所驻防的文城,系同蒲铁道线上的大站,但却与长官部通报的林师陈旅目前活动的地区相隔甚远。那么,这个突然出现在丰店附近的林师徐旅的一个营,又是怎么回事呢?!此前的情报显示,徐旅主力一直在晋东北的五台一带,难道他们也要像林师的陈旅一样、跨过正太路到晋中南来?近期,八路军在山西的扩张实在是太快了,完全失去了战区长官部的节制——郑源决定立刻将小榆树山一带出现八路军的情况上报。

?

肖俊平的确是被裹挟了。

因为晋军的这个上尉参谋,现八路军林师徐旅二营启程奔赴的目标,并非战事正酣的丰店;而当时来自丰店方向的隆隆炮声已经清晰可闻。肖俊平强烈地要求留在小榆树山西窑村原地,而后自己找机会去丰店、或是返回文城的独12旅旅部。

吴子健当然不同意,他下令5连找一副担架,抬着晋军参谋一起开拔。

5连连长李天林奉命陪在肖俊平身边做解释工作——在大王峪战场,李连长从鬼子马刀下面救了晋军参谋一命,所以肖俊平对待他的态度,比对待吴子健还要温和些。

“李连长,我昨天刚刚见识了贵军的英勇善战,为什么今天就现你们在畏战逃跑?”担架上的肖俊平,在李天林面前强压着火气,尽量用平稳的语调诘问。

李天林其实比吴子健还反对此时全营向关门山转进。听着丰店那边的炮声,他不回答晋军参谋的话,却反过来问道:“你对鬼子部队这么了解,能听出他们现在打得是什么炮吗?这么惊天动地的!”

见八路军连长问得如此专业到位,肖俊平也暂时克制了愤怒的情绪,他凝神又聆听了片刻,说道:“肯定不是七五山炮,至少应该是一零五野战炮之类的大口径炮。”

李天林禁不住有些神往,他舔了舔干涸的嘴唇:“大口径炮?娘的,要是能弄过来几门,一定够威风。”

“怎么弄?在纸上画几门吗?”躺着的肖俊平身体感到极不舒服,指着身后的方向忿忿地讥讽道:“日本人的大炮在那边,贵军现在的行军,正可谓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李天林不爱听这话,又一时又无法反驳晋军参谋的刻薄。

吴子健恰好赶过来,听到了肖俊平最后的那句,于是脱口说道:“肖参谋,别急着下结论!我们二营这一趟带了不少辎重,必须先到关门山扎营,安顿稳当后,再决定是否向丰店出击。”

肖俊平意外得到这个信息,不由得冷笑一声:“吴长官,原来你们是要去关门山!我在旅部就听说八路军林师陈旅的主力眼下在汾河沿岸和阎长官抢地盘;现在你们徐旅的人又要去关门山——看来,贵军的手伸得真够长的。那关门山,山高沟深,除了住着一些山民,剩下的就是土匪。莫非,吴长官的这个营,要拉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土匪?你说关门山有土匪?”吴子健不禁小吃了一惊。

“当然有,”晋军参谋有意顿了顿,挑衅般地斜视着吴子健说道:“而且,土匪的匪,还是个女的!”

?

热门小说推荐
随身999个老爷爷,全方位无敌

随身999个老爷爷,全方位无敌

本书又名,我若叫出999个老祖,阁下如何应对,你惹他干嘛,无敌靠山他有999座,满级靠山开道,天道卑躬屈膝6之圣我这一路走来,全靠自己。神级阵法老爷爷神级炼药老爷爷神级丹青老爷爷神级占卜老爷爷神级鉴宝老爷爷6之圣咳咳!太玄圣主这世间,竟有这随身999个老爷爷,全方位无敌...

诡案惊探

诡案惊探

简介关于诡案惊探秦钟在女友离奇消失,多方力量苦寻两年无果后,心灰意冷的他来到一个偏僻的乡镇派出所当民警。这天,突然接到一个离奇的案子。涅佤村,整个村子消失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系列离奇诡异的灵异事件轮番上演。这过程中,搭档小岳离奇消失,不停有人死亡。慢慢的,在灵异与现实的双重夹击下,一件陈年惨案浮出水面而这之后,秦钟便踏上了与恶灵纠缠,灵异力量傍身,查获一桩桩陈年悬案的历程。遇到的案子,也越来越离奇,诡异...

她靠荒野直播逆袭

她靠荒野直播逆袭

简介关于她靠荒野直播逆袭因资源匮乏活活饿死的顾半夏穿来荒野逃生节目。原主是个性格懦弱无比渴望亲情负债累累惨遭全网黑的十八线女星,参加节目的第一天,就领了盒饭。眼看她被毒蛇咬了,都巴不得顾半夏快点下线,别碍了眼。可是紧接着,就看到顾半夏手腕翻动,蛇被她盘在...

地球上最后一幢楼

地球上最后一幢楼

末世降临,王宣进入隆茂广场,被困其中,等他好不容易离开,原来这已经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幢大楼。已完本七部作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武林英雄谱

武林英雄谱

简介关于武林英雄谱明朝中期,武道盛行。襄阳流民刘家子弟刘文蒙,本是一介书生,但机缘凑巧,先后得遇一代侠客马真传承,他的人生也从此跌荡起伏,走出了不一样的路主要人物刘文蒙主人公,师承马真赵铁友马真泰山派传人,绰号剑笛侠,前武林英雄谱排名十七赵铁友四煞之一,绰号青面狐,前武林英雄谱排名第四云仙儿流落民间的公主白一兴四煞之一,绰号白头鹰,前武林英雄谱排名第三周元霸四煞之一,绰号黑眼雕,前武林英雄谱排名第七郑凤鸣四煞之一,绰号红毛狮,前武林英雄谱排名第六关之阳皇宫太监,虽未列前后武林英雄谱,但实力然夏冲明朝巡捕,有天下第一巡捕之称,前武林英雄谱排名十五春正平丐帮帮主,绰号没影踪,前武林英雄谱排名第十张玉林人称关东铁面侠,前武林英雄谱排名三十五姬天娇天道教教主,绰号红衣女,因原因未列武林谱,实力很强万无失昆仑派掌门,绰号侠痴,后武林英雄谱前列嘉措藏密宗创始人,人称活佛,后武林英雄谱前列6韶逍遥谷谷主,人称逍遥女,前武林英雄谱二十三杨平少林弃徒,绰号千面人,列入后武林英雄谱...

重生小奶包,仙界道祖来种田

重生小奶包,仙界道祖来种田

简介关于重生小奶包,仙界道祖来种田年代文团宠种田打脸极品渣爹修仙界的道祖苏寒凛,被妖魔混乱击杀。幸得器灵携带一缕元神才得已生还,重生在八零年代农村的奶娃娃身上。家里十多口人,吃不饱穿不暖,各个面黄肌瘦。不仅得提防时时想要卖她的老爹,她还得靠自己赚奶粉钱,仙界始祖每天被迫在线营业。冰冷无情的她,也在这次情根复苏,懂得了人间的亲情。老苏家的日子从此也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家老太每天一睡醒,就可以看见满屋子的大米小麦地瓜院里的母鸡一天下四五个蛋,还精神抖擞…家里的粮食吃不完,压根吃不完,没过多久,苏家盖上了砖瓦房,老闺女,大儿子都捧上了铁饭碗…老苏家的日子过的顺风有顺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