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 船队(第1页)

既然老国王主动说要送他一些玉米,张恪便暂且放下玉米的事儿来,免得表现得太急切了,让对方起疑心。淡定的坐下来,与对方一起吃东西。虽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名贵海鲜,不过,最近以来,这玩意儿吃得太多了,张恪还真有点儿腻味了。于是,他便拿起一根玉米,直接捧着啃起来,还别说,又香又甜的,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倒是老国王见他这么自然地吃起玉米,看着竟然不像是第一次吃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奇怪:莫非这个年轻的人朝官员以前吃过金豆子?可是据他从汪大渊等人处了解到的信息,人朝并没有这种农作物的,当年他们一开始时,连怎么吃它,都是他亲自教的了。

当红鸦将老国王的疑惑,向张恪询问时,张恪为免对方起疑,便道:“许多年前,家里曾经从一个海商那里买过一些,因为这东西颜色金灿灿的,透着稀罕劲儿,所以我印象很深。”

众人闻言,倒是不疑有它。这东西在海外之地倒是不乏有人种植,若是有海商曾经将其带回人朝,倒是说的过去的。虽然,比起其它的东西,这玩意儿的贸易价值不高,很少有人出一次海,会带这个回去的。但毕竟算得上是个稀罕物,它金灿灿的样子也算夺人眼球,因此张恪的说辞倒是不无可能的。不过,这左右不过是件小事情,众人便随即略过这事儿不提。在场的人中,除了张恪,其实没有人会太在意玉米的事情。因为人们很容易就会忽略掉身边那些普通而又常见的事物。但张恪是知道,一种高产作物的存在,对于国家和百姓的意义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无论到了什么时代,那都是真香定律。在另一个时空,当玉米被引进中国后,尽管它并不能改变水稻和小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易种,易储的粗粮,他却在一些荒年里,成为了救命粮。而在清朝人口爆增的过程中,玉米及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及广泛种植也起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可以说,玉米的出现,深刻的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面貌,说它改变了历史,也不为过。

吃过饭,就已经入夜了。今日倒是不适合再举行谈判了,经双方商定,决定明日再开始正式商谈。国王吩咐红石红鸦好好招待张恪等人后,便自行离开了。此后,张恪决定晚上重新回到自己的船上去住。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该有的小心谨慎还是不能放松下来的,因而当红石邀请张恪晚间住在岛上时,张恪最终还是礼貌的拒绝了。红石自然也明白对方的顾虑,因而倒也不多劝。不过,目前双方的关系虽然还谈不上亲密,但也算是气氛友好的,所以,红民人对于张恪及他们那艘船上的人并没有提出什么行动上的限制。但为了表示尊重,张恪他们并没有四处乱逛,只是偶尔下船在码头周边走一走,避免产生误会。

临上船前,张恪看着汪波,想了想后,笑道:“汪先生,有没有时间,大家聊一聊呢?”

汪波闻言,倒是正中下怀的,只是……。红石见状,却是主动道:“在下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咱们明日见。”说完和红鸦一起施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张恪和汪波相视一笑,张恪吩咐其他人先回船上去,他自己则和汪波慢慢的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边走边交谈。之所以,没有回船上去,也是做给红民人看的,免得让人觉得他们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汪先生,故乡还有什么亲人吗?”

“先父有一些堂兄弟,具体现在如何,就不太清楚了。先母那一边,也应该有些人,不过她过逝的早,之后联系不多,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知道。”

“嗯。对于朝廷的招降,你或者你们这些来自于大陆的人是怎儿看的?”

“不瞒张大人,二十多年了,当初出发时的三千多人变成了现今不到一千人,剩下来的这些人当中大部分还都与红民国联姻并有了孩子。当初他们还都是年轻人,如今却都已经年近半百,这其中也包括了我。对于是否回到大陆去,不说其他人,就说我自己,也是感觉很困扰的。”

“可以理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在这里,我先跟你表个态,也请你代为向他们转达一下:对于你们是否回到大陆上,朝廷是采取开放的态度的,也就是说你们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若愿意回去,朝廷会想办法妥善安排;若是想要继续留在这里生活,我们也会予以尊重。”

“如此,自然最好。”

“只是,毕竟红民国劫掠和扣押了我朝百姓的船和人,冒犯了朝廷的威严,这件事情还是要有一个解决的方式的,否则朝廷只怕是下不来台。另外,他们如今要在这里定居,也必须理顺一下双方的关系,这样也好确定一下往后彼此相处的方式,总不可能就这样一直敌友不分的相处下去的,您说是不是?”

“张大人所言极是。对于朝廷的主张,依我看,红民国国王应该是倾向于接受的。在我看来,他也不想与人朝或者那些海民起冲突的。大人不知道,那场火山爆发,让他现如今变得极为的惜命。只不过,他们之中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怎么愿意接受这个安排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汪先生可知,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吗?”

“大概能猜到一些。例如:怕投诚后,会受到朝廷的掣肘,他们毕竟自由自在惯了;另外,对于要去京城向皇帝请罪,他们对此是有点抗拒和害怕的,包括国王;再者,对于朝廷要求归还全部海船的事情,他们是不怎么愿意的;最后,当然也有一些人,仗着他们能够驭使海兽的特殊能力,不怎么把人朝放在眼里。我还听说,他们为此还偷偷的去过人朝沿岸侦查过。”

听到这儿,张恪便想起了当初在“望海楼”所看到的那个站在鲸鱼背上的人,想来那便是去人朝侦查的红民人呢。思索了一会儿后,张恪严肃道:“朝廷是无意与红民人起冲突,但这不能被当作朝廷的软弱可欺。归还海船,入京认错,投诚成为人朝百姓,并遵守人朝律法,这些是朝廷的底线。至于其他的,都是可以商谈的。关于这一点,我希望汪先生可以帮我清楚的转达给他们。”

“汪某明白,也愿意尽力的去促成此事。请大人放心。”

张恪闻言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赞赏。随后,张恪将一直疑惑不解的一个问题抛出:“对了,当初令尊是如何秘密建造出这么多艘海船的。这么大的一支船队,官方竟然没有任何记录,实在令本官百思不得其解。”

汪波闻言笑道:“这些船,并不是在大陆上建造的,而是在一座海岛上建造的。朝廷对于海外之事不甚关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记录留下来了。”

原来,当初做着木料生意的汪大渊,知道海外有一座岛上有大量优质的木料,便去清江船厂订购了一艘海船,打算将那些木料运回大陆售卖,没想到却由于那木料过于坚硬不便加工,价格也不便宜,最终滞销了。为了解决那些木料,汪大渊干脆自己四处去找了些造船工匠,在一个海岛上自己造起船了。还别说,那些木料造的船还真的是好,许多海商闻讯纷纷过来求购。汪大渊无心插柳,反倒成了造船厂的船东。只是人朝始终抱着与外海隔绝的政策不放,这些船造好后,却总要有个去处的。于是,在汪大渊的主导下,海商们联合起来,走向外海,寻求贸易。没想到,每一次的出海都是满载而归,所赚取的财富极为惊人,这个时候,海商们的心态也开始变了。他们一方面继续瞒着朝廷出海贸易,一方面又继续扩大船队,大胆的向大海的更深处而去,直到遇上了红民国,这支船队的远洋行动才戛然而止。

喜欢小族长的奋斗()小族长的奋斗。

热门小说推荐
鸿图志

鸿图志

简介关于鸿图志+++++++在苍源界修真大6,帝国政权分崩离析,天下8oo个诸侯国纷争并立,各方诸侯霸主割据五方,大争之世。故事从帝国西大6开始,强国诸侯世子为了觊觎一个看得上眼的女人,仅仅下达一道和亲国书,随后一道诸侯制裁令,竟然让一个寡民小国风雨飘摇。同样贵为诸侯世子,方不弃被迫忍气吞声,只能放弃婚约之人,只能放弃所有一切。但是,这样的退让是否会息事宁人?而修真武道之路遥遥无期,8oo诸侯强权对抗林立,他应该选择随波逐流,还是该勇展鸿图之志,扛下所有面对的责任与道义?诸侯世子方不弃的前进人生,又该是怎样的结局?...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作品简介如果朱元璋有了一扇可以穿越各个位面的传送门。回到明末,他会看到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以及自己那一位位奇葩之极的子孙后代。还有正哭着向群臣借银子的崇祯皇帝。回到晚清,他将看到山河破碎,洋人耀武扬威,以及百年积弱的华夏大地。重新面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他将对战的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朱标很想知道,面对这些,这位传奇一生的洪武大帝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叫朱标。我穿越到洪武元年不为别的,就是来给老朱开挂的。...

重生嫡妃:农女有点田

重生嫡妃:农女有点田

她本是将军府的嫡女,是从小由太后养大的朝阳郡主。皇帝指婚,将她许配给名扬天下的第一公子。却不料竟在婚期的三天前死亡。再次睁开眼睛,她变成了家徒四壁的小农女。美丽的容貌,妖娆的身材,高强的武功,这...

我在八零当福包

我在八零当福包

凤族的宝小贝祸疙害瘩,萧凤,涅槃失败了,渣渣都不剩。再睁眼,重生到了八十年代,穿成了个苦巴巴的农家女。前有大伯一家虎视眈眈,嫁个俊男人还是个瘫子,转身一群小包子张嘴要吃饭。萧凤觉得自己...

虹月求仙

虹月求仙

万丈红尘缤纷彩,天涯云水路遥长。此刻风流归天地,不胜水中明月光。夏风旖旎,竹林之中,哀嚎顿起。环视满地血泊,江鹤望向面容冷峻,满不在乎的少年,淡淡问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是故意的!蓝星社畜穿越异界,如何在这盘由十大尊者,与天意共同执子的棋盘中大显身手,于他而言似乎还是有些远因为,他陡然发现,自己穿越的对象,乃是前期新手村的一名路人!逃出青茅山就算胜利!ps不杀劳模...

来人开棺王妃说本王还有救

来人开棺王妃说本王还有救

作品简介啥?身为王牌军医的我穿越了,但是要马上跟着王爷一起下葬?还封棺两次?你们咋不上天呢!司夜云掀开棺材板,拳拳到肉干翻反派们。躺在棺材板里的轩辕靖敲敲棺材盖开棺,王妃说本王还有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