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页(第1页)

“要不要我帮手?”

“不用。”展遥揉揉眼睛,飞快地答。

“那行。早点睡吧。”

关门前,最后一瞥时落入眼帘的一幕是青年修长匀称的身体,而那微微的晕光也不知道是台灯,还是来自身体本身。

第二天是周日,两个人继续磨合着适应这计划外的同居生活。这一天里特别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电话,两边家长的,学校的,同学的,朋友的,到了后来手机一震动,无论是展遥还是宁桐青,都流露出一点自己也没觉察到的畏惧。

瞿意为两个人专门请的做饭的钟点工也在这天试了工。这位张阿姨不是本地人,菜做得不好不坏,但做了几个硬菜都还能吃,宁桐青问完展遥的意见后,把她留下来了。

周一的早上过得非常风平浪静。宁桐青醒来时展遥已经动身去学校了。早餐在家里吃的,还给宁桐青留了两个煮好的鸡蛋。宁桐青伸手探了探碗里的鸡蛋,还是温热的。

小师叔心情有点……不是,比较……复杂。

作为一个经年累月的夜猫子,宁桐青一般都是踩着点到博物馆,而且正门比工作人员入口所在地东门要近一些,所以他为了能赶上打卡,常年都是从大门溜进去,有的时候能遇见早到的游客,偶尔还能收获懂行者赞誉或是羡慕的目光。

不过周一是博物馆的闭馆日,这天没有散客,所以擅长踩点的宁桐青也不必穿过人流去办公区。

进了大门后远远就见到有人带着专业器械在拍照,看来是有个什么活动。他习惯性地和门房大爷问了个好,大爷就指指那一群人,说:“自从到了现在这个馆啊,周一也没清闲了。”

n市不大,城区人口不到两百万,市博物馆却是一个一级馆。博物馆藏品数量不大,也不以种类繁多而在业内闻名,最初以明清本地文人书画为主要藏品,算是一个不过不失的市级博物馆,但十年前n市老城改造时抢救性发掘出一个明代藩王的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丝织品和明代瓷器,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而三年前,东郊的一个南宋末年的窖藏里又发现100余件陶瓷器,其中不乏两宋官窑的精品,有几件还是国内仅见的孤器。于是,在前后两任馆长的努力下,当宁桐青结束国外的学业、选择来这个历史上一直以外销贸易闻名的城市工作时,不仅赶上博物馆评上一级馆,还正好赶上博物新馆落成。

新馆位于市中心,就在藩王墓地边上,当初圈地时连同墓地一并圈了进来,但博物馆的主体设计倒是没有以王陵作为灵感来源,反而植根于n城悠久的贸易、特别是外销瓷文化,将整个博物馆的外形设计成了一艘中国三桅帆船的形状,采用了大量的老城拆迁留下的木料搭配玻璃装饰内部空间,外部则搜集了周边地方早已废弃的瓷窑的砖瓦作为外墙的立面,甚至把老城扩建时在江边发现的大量外销瓷残片用以铺设庭院道路。

这样的物尽其用可谓了某种极致。宁桐青后来听说在当初招投标时,市政府的几个领导对这个设计方案意见不小,私下讨论时说过一句“这不是拆了破烂建新破烂吗”,但投标方来自业界名声赫赫的t大,建筑设计师又是古建领域的出名的青年才俊,再加上这的确是当时所有方案里预算最低的,比排名第二的低出了足有20,几方考虑权衡,市政府的老爷们想想隔壁市在城建问题上遭了殃的父母官,觉得反正好看不好看见仁见智,但花钱少又有名校顶着,风险小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斟酌半天,硬着头皮把这个方案和另一个看起来顺眼得多的一起,作为ab项目一起呈到市委书记的案头。没想到的是,书记挑了t大的这一个。

结果新馆落成后设计师得了个业内大奖——虽然获奖并非因为这个单一设计,但对博物馆和n市来说,总归是件锦上添花的好事。从此,隔三岔五的,总有些建筑学从业者啊爱好者过来参观,市民们也挺喜欢这个有着开阔前庭和明亮内厅的新馆,n市市民气氛浓郁,天气好的时候,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就结伴来这儿乘凉会友,只要没有聚众赌博啊高声喧哗之类影响到正常运营的活动,博物馆也从来睁一只眼,由着市民把博物馆的前后院落当公园。总之当宁桐青正式开始工作时,这座平视时如同扬帆的大船、俯瞰则如展翅欲飞的鸿鹄的建筑已经成为了n市的一座新坐标。

宁桐青不大懂建筑,只觉得玻璃墙和老窑砖墙搭配使用挺有意思,晚春时,在东北角的檐下看着雨水在眼前连成一条瀑布更是异常清凉。而且这个设计特别合瓷器部的同事们的心意,比如他们瓷器研究部的孙主任孙老太太,每次有人来参观都要带客人们走一走碎瓷铺成的小道,再讲一讲外墙用了老窑的砖,这就是金银器研究室的同事们只能望而兴叹的了。

宁桐青收回目光,也随口寒暄:“能给馆里做做宣传也不错。”

“可不是吗?不过等一下我可得看看他们去。上次电视台那个小年轻摄像,把瓷路砸了个好大的坑。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毛手毛脚,不知道爱惜东西。”

宁桐青嗯了一声,把车子停好,一看时间,还有五分钟。

一个完美的早上。

不过很快的,他没法这么想了。

秋雨

早上的例会之后又是筹展会。新展暂定在明年年初,是来年的开年大展,主题则是明代士大夫生活。这个展要办好,毫无疑问需要在几个研究部门协调。馆领导是研究书画出身,本身也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从专业上和情感上都倾向于让书画部来牵头,其他部门配合。但书画部的主任最近两年身体都不大好,更关键的还是书画在市博也不是强项,所以尽管答应了牵头,但每次开会都不大管事也不拿主意,问什么都说好。另一方面呢,金银器部和瓷器部的两位主任多少年了脾气上都不大对付,每次开会,别一别苗头实在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今天可能是黄历上写了“不宜开会”,孙老太太和金银器部的老铁为了优先借展哪些展品的事情又杠起来了,杠到后来书画部的徐老师劝架劝得高血压都犯了,会议室里一片人仰马翻,好不容易把徐老师送回办公室,修复部忽传噩耗:龙泉窑的一件梅子青刻花大碗给摔了。好在摔得不狠,但重补是肯定的了。

别说孙老太,听了一早上吵架听得头痛不已的宁桐青都觉得自己也要犯高血压了。

不过虽然上午过得兵荒马乱一塌糊涂,下午还算不错。开完会后这一天的大事也了了,有些事情得等大领导拍板,资历浅的研究人员不必参与,也就可以回去做自己的研究。于是宁桐青午饭后跑去市图书馆,翻县志去了。

他学世界史出身,是瓷器部为数不多的不搞器物研究的研究人员,研究的兴趣在清三代的外销瓷的流行趋势。自明末大帆船贸易开始,直到抗战爆发前,n市一直是重要的贸易港,瓷器则是出口商品中的大宗。宁桐青来n市工作之后,意外地发现本地的外销瓷研究存在着不少滞后、甚至可以说是空白,譬如传统上学术界普遍认为,n市在外销瓷贸易链中仅仅是作为运输港口,但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在现属n市周边的县区中发现了不少民窑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瓷器碎片,虽然质量上乏善可陈,但从现存残片的图案来看,这些窑址的成品都是以外销瓷为主,甚至还可能存在仿造外地窑场的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大院疯批美人又纯又撩

大院疯批美人又纯又撩

年代甜宠爽文双洁穿书唐初夏,胸大蜂腰大长腿,一张脸更是又纯又欲,可惜是个疯批美人!顾北淮,肩宽腿长公狗腰,教条刻板能力强,私下却是桀骜不驯狂傲至极!谁都知道顾北淮最厌恶的就是青梅竹马的唐初夏,而且两个人见面就互相嫌弃。在所有人眼中,就算是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俩人,也不可能凑成一对。谁知大院组织的相亲会上,妩媚动人的唐初夏被人抵在墙角,而动手的竟然是老古板顾北淮。不是喜欢我的吗?他双手死死地握住唐初夏的细腰,就听见唐初夏在他耳畔轻语领了证,让你亲个够可好?...

快穿:穿成炮灰靠生子逆袭

快穿:穿成炮灰靠生子逆袭

简介关于快穿穿成炮灰靠生子逆袭快穿女主绝美生子系统大女主虐渣打脸爽文当了一次键盘侠的林静莞竟然被迫绑定了生子系统。只有帮助各个小世界的男主生下继承人,并且消除他们的黑化,防止小世界崩塌。只有完成任务,获得积分才有机会重生回到现实社会,林静莞表示我可以!世界一真千金与子嗣艰难的黑道大佬一个是命运互换的可怜真千金,一个是禹城黑老大,他们两个会擦出来怎么样的火花?世界二穿越现代人与无子的部落领穿越到原始社会怎么办?当然是基建种田两手抓,也不忘了生娃娃!世界三恋爱脑小花仙与被诅咒绝嗣的皇帝世界四男科女医生与禁欲总裁世界五合欢宗妖女与一心求道的剑修世界六早死的小炮灰与命硬的狼崽子世界七作者不太擅长写简介,你们凑合看,主要看内容啦宝子们!...

淘汰当天,我和天后结婚了

淘汰当天,我和天后结婚了

那一年。新声季一轮游的周子午突然被求婚。而向他求婚的对象,竟然是他选秀节目里的导师,被人称作空有美貌的顶流花瓶楚清秋。只需一年,一年后,你可以重回自由身。当然,你可能会因为我的原因,遭到一些网络攻击。为此,我愿意额外拿出一部分钱,弥补你精神上的损失。你愿意吗?一向乐于助人的周子午摸了摸自己干瘪的钱包,看着对方满是期待的美眸,坚定道周某,义不容辞!后来。被拖欠尾款的周子午悲愤讨债说好的一年,后来变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你知道我这六年是怎么过的吗!楚清秋白了他一眼,指着满地撒欢的大宝二宝,小手往他面前一摊,那我给你们家生娃的钱,什么时候结?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淘汰当天,我和天后结婚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主角江恒

主角江恒

杂役弟子江恒,被宗门至宝选中,成为圣女夫婿,奈何修为低弱,受尽欺凌,看遍世态炎凉。风云际遇,一朝崛起,踏遍山河万里。逆命征伐,一双铁拳,败尽天骄人杰。红尘百态,芸芸众生,倾城绝色,不过冢中枯骨万千芳华不敌悠悠岁月。我这一生,不敬鬼神,不信命运,唯我双拳,逆天,改命!...

目标,活过十八岁

目标,活过十八岁

来自异世界的残魂,不属于阳世的阴灵。两个时空的摩擦,一阴一阳的死局。老和尚的话语,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18岁,是命中注定的死劫,还是不幸的生命中,最后一丝的希望她还能活着回来吗...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