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七章 大品般若土断禁区(第1页)

释道安入襄阳时,走到新野派竺法汰及其弟子二十四人沿长江东下建康,当时正值晋废帝司马奕继位。而驾崩的晋哀帝司马丕,因为虔信于天师道,为求长生断谷饵药,最后服食金丹身亡。

其实自东晋第二位皇帝,二十六岁驾崩的司马绍开始,他的两个儿子三个孙子五位皇帝里,除了被废的司马奕活的稍久一点,其他四人同样短命,司马衍死时二十一岁,司马岳二十二岁,司马聃十八岁,司马丕二十四岁。

释道安到襄阳后,腿疾尚未严重到不能行走的习凿齿立即前去拜访,二人此前虽未谋面,却已通过书信往来神交多时。入住襄阳白马寺后,释道安主动适应东晋朝野崇尚玄学的风气,每年讲放光般若经两遍,宣扬与玄学相互融通的大乘般若学。

其实在释道安之前,建康已经有人讲说般若学,此人叫作竺法潜,出自琅琊王氏,是王敦、王导族弟。竺法潜十八岁出家,师事于中州名僧刘元真,二十四岁开始讲说法华经、大品经,因解义精深又善于表达,前去听讲之人常有数百。

大品经也叫大品般若,三国时颍川朱士行西行至于阗,得到般若经梵书正本,遣弟子送到洛阳,后来译为放光般若经,与之前译出的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在品目开合上略有不同,内容大同于大品般若,不过大品般若经被完美译出,则是后来的鸠摩罗什之功,到了唐初又由玄奘重译。

竺法潜仪表魁伟不凡,气度庄严大方,司马睿、司马绍、王导、庾亮等人都礼敬于他,常有往来。司马丕继位之初,多次遣使者到其隐居的剡山相请,他只好从命前往建康暂居,于御筵上开讲大品经。

这些短命皇帝的死,与东晋朝堂上的权力斗争关联甚深,可谓是风云诡谲,琅琊王氏在王敦之乱后权势受到削弱,苏峻之乱后庾氏兄弟也相继出任地方。

司马衍临终前,司马丕、司马奕兄弟一个刚满周岁一个尚在襁褓,庾冰建议由司马岳继位,成为接受遗诏的辅政大臣,旋即却由中枢外任江州刺史镇守武昌,另外四个辅政大臣则分别是何充、司马昱、司马曦、诸葛恢。

何充、诸葛恢(祖父诸葛诞,司马睿是诸葛诞曾外孙)与庾氏、琅琊王氏、谢氏互有姻亲,司马昱是桓温好友,司马曦背后则暗藏着太原王氏的影子。

王导死后,琅琊王氏的领军人物,一个是曾密告司马绍王敦将反的王允之,另一个是善于周旋、联合谢安对抗桓温的王彪之。

司马衍死前,琅琊王氏与外戚庾氏的冲突已是异常激烈,王导之子王恬守丧三年期满,仅被任为豫章太守。而豫章当时就是个贬谪流放之所,王允之因此对执政的庾冰不满,自请卸任江州刺史转授王恬,他肯定是没这个权限的,况且这么做也是在否定朝廷的权威。可碍于琅琊王氏的权势,中书监庾冰不得不服软,任命王恬为吴郡内史,但也顺势拿下王允之的江州刺史,改授卫将军、会稽郡内史,让他们去跟江南本土士族碰撞。

比起兄弟庾冰的弯弯绕,庾氏兄弟中行二的豫州刺史庾怿更为直接,派人送酒给王允之,对头送礼物来,王允之没理由不怀疑,找了只狗一试竟是毒酒。司马衍得到王允之密报后大怒,斥责说大舅已乱天下,小舅也要这么做吗?庾怿得知后,于事次月饮鸩自杀,六月初五司马衍驾崩,八月彭城王司马纮死,十月甲午日王允之亦死。王允之到建康后担任卫将军,没有接受会稽郡内史一职,前任卫将军就是司马纮。

这个时候庾冰对朝廷中枢已经失去了掌控,庾怿、司马衍、司马纮、王允之的死都是非正常死亡,他虽然还不清楚是遭了谁的算计,却意识到这整件事背后是一个庾氏无法抗衡的庞大利益联合。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庾冰为了不把自己也搭进去,只好匆匆布置后出镇地方,为庾氏保存力量。

庾怿要杀王允之,政治手段之外还有暗杀,公然送毒酒简直蠢到家了,但事后人证物证都对他不利,简直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加上皇帝外甥的怀疑,他为了保全家族只好自杀。司马纮则是被人利用,以他宗正加散骑常侍的身份,在司马衍身边离间其与庾氏外戚的关系,直到事前他才察觉不对,装作疯病罢职归家称病不出,却还是没能逃过一劫。

至于晋成帝司马衍,早在咸康二年(336年)十五岁时就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私自将山川大泽占为己有。咸康七年,也就是司马衍驾崩的一年前,他又下令土断,将南迁的江北世族编户,得罪的人实在太多。

再看王允之,不仅琅琊王氏的政敌想弄死他,连家族内部也有人想他死,王敦之乱前他告密,王敦死后他和父亲王舒派人将前来投奔的王含、王应推入长江溺死。作为对比,当时王敦病死,沈充、钱凤等人战败身死,王含、王应父子也兵败逃亡,王敦举兵后王彬与其关系不佳,可听闻王含、王应可能会来投奔,却暗中备下船只接应。以当时的宗族观念,对于王舒、王允之父子的行为并不赞赏,反而会深为厌恶。

司马岳继位两年后驾崩,不满两岁的司马聃继位为帝,十八岁死于建康宫显阳殿。显阳殿这个地方就很有内涵了,因为一句何不食肉糜,而为世人熟知的晋惠帝司马衷,就是死于洛阳显阳殿,当时掌权的司马越在司马衷死后没有大举缉查,因此被怀疑毒杀司马衷。更早些年头,汉宣帝时,广陵王刘胥以绶带自缢而死,死于长安汉宫显阳殿。

而身为司马岳妻子、司马聃母亲的褚蒜子,二十岁成为太后,一生三度临朝,扶立六位皇帝,称制近四十年,最后病逝于起居的显阳殿。褚蒜子的母亲谢真石是谢鲲之女,谢鲲的兄弟谢裒生有六子,分别是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

谢石之妻是诸葛恢小女儿诸葛文熊,其出嫁时诸葛恢已逝,王羲之去谢家看新妇,诸葛文熊仪表严肃、端庄安详,仪容服饰光洁整齐,王羲之见其有诸葛恢遗风,感叹说我嫁女儿时也就做到这样罢了。

诸葛恢长女诸葛文彪嫁给庾亮之子庾彬,庾彬死于苏峻之乱后,改嫁陈留郡圉县人江虨(侨姓士族济阳江氏),江虨博学多才以善于围棋着称,任会稽王司马昱国相。

诸葛恢次女(诸葛文豹)嫁给了羊忱之子羊楷,羊楷族侄羊贲之妻为南郡公主,羊贲与桓温、刘惔(谢安大舅哥)为连襟。

诸葛恢兄长诸葛颐年方弱冠,才名就得到司马睿赏识,在司马昱做琅琊王时任其国相。在东晋,如果没有明确册立太子,琅琊王就相当于太子,司马昱与异母兄长司马绍一样,因幼时聪慧深为司马睿宠爱。只不过司马睿死的时候司马昱才两岁,司马绍又有王导、庾亮、温峤、桓彝(桓温之父)、阮放等人支持,王敦阴谋废黜太子司马绍,后来举兵作乱被挫败。

司马岳、司马聃父子的死暂且跳过不谈,司马丕之死的起因跟他父亲司马衍差不多,一样是因为土断。其主旨是划定行政区域边界,依此为凭按实际居住地编户,令寄居的迁徙户口落户。因执行日期(364年三月一日)的天干地支,也被称作庚戌土断或庚戌制,次年司马丕就因丹药中毒身亡,死前一月其皇后王穆之(出自太原王氏)亦死,但这一制度直到桓温死后才罢止。而清查户口时,彭城王司马玄(司马纮之子)因查出隐匿五户,被收付廷尉,既是搂草打兔子,也是杀鸡骇猴,更有父债子偿。

令司马丕感到绝望和恐惧的是,这帮子士族为了利益可以说是毫无底线,执行庚戌土断之前,司马丕与侍妾曾有一子,养在同母弟琅琊王司马奕府第,由二人生母被尊为太妃的周氏抚育,但小皇子很快夭折于不明死因,周太妃也因愧疚不久后病故。颁布庚戌土断后司马丕就开始服食丹药,并加桓温为大司马,毒性作后无法听政视事,崇德太后褚蒜子再次摄政。

司马丕在死前仍企图下绊子,一心给士族门阀制造麻烦,他先是任命桓温为扬州刺史,又派人让其入朝担任丞相,桓温有野心但不敢入朝,只是借机进驻赭圻筑城,与司马昱在洌州会面后,才移镇姑孰筹备北伐。

王穆之为后三年无子,与司马丕的感情谈不上多好,可在了解到司马丕的死志后,性情外柔内刚的她先于其病逝。已故穆帝司马聃的皇后何法倪,则是寄身心于青灯古佛,在婆婆褚蒜子的庇护下度过了这段动荡时期,一直活到篡位的桓玄兵败。

而被桓温所拥立的司马昱,在位不到一年就病逝,其妻王简姬被追尊皇后,也是出自太原王氏。早在永和四年(348年),二人长子司马道生被幽废,王简姬忧郁而死,其族叔王承被推许为东晋第一名士,族兄王述因袭父爵蓝田侯亦称王蓝田。

论辈分,王穆之的父亲王蒙是王简姬族侄,与王述之子王坦之同辈,王穆之算是王简姬族孙,王穆之的侄女王法慧又是司马昱太子司马曜的皇后,王法慧终日以酒浇愁,二十岁就故去。

竺法潜隐居剡山时,高僧支遁也到剡山沃洲小岭立寺,支遁二十五岁出家,精通老庄,佛学造诣也很深厚,研究道行般若,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般若学即色义,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

可这些都不是重点,支遁幼年流寓建康时,同王蒙、殷融等名士往来,备受赏识。竺法潜与王敦、王导同辈,作为琅琊王氏硕果仅存的元老级人物,一举一动都受到各家士族关注,支遁放着支山寺不住跑去剡山,说好听的是切磋学问,其实就是受太原王氏委托,去盯住竺法潜。

司马丕继位后,邀请竺法潜时,也邀请了支遁,但在那之前,得知支遁要去剡县,任吴兴太守的谢安、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先后出邀请进行拦截。支遁最后实在躲不过去了,途经会稽时与王羲之会面,受邀住到了灵嘉寺,稍后又得其资助在石城山建栖光寺,去山阴讲经传法,明明近在咫尺却兜了一圈才到剡山。

司马聃死前,王、谢两家甚至使出了进入桓温幕府任职的绝招,以逼迫朝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何充死后,司马昱就已总理朝政,到司马奕继位后,再度受封琅琊王,并进位丞相、录尚书事。

可此时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七帝的司马昱已经无力阻挠桓温了,说到底他只是善于清谈,以及和稀泥,书法也有一定水准,搞政治就是七窍通了六窍。士族出于利益压制皇权,皇帝不甘心解除了权臣身上本就脆弱不堪的束缚,不想权臣没心思去跟其他士族血拼,而是笼络其他士族将视线瞄向了皇位。

在剡山师事于竺法潜的弟子中,竺法友博通众典,随竺法潜学习阿毗昙经,一夜时间便能咏诵。竺法蕴善于经文解义,并能将佛理与玄学相合,最擅长讲解放光般若经。康法识不仅佛法精深,还以草书和隶书着称,师从王羲之的康昕工隶书、善画,与义兴太守羊欣齐名,但与康法识各自模仿王羲之的草书,竟不分高下。竺法济幼时便才华过人,文采不凡,着有高逸沙门传。

竺法汰奉释道安之命来到建康后,住在朱雀门外的瓦官寺,瓦官寺位于小长干,往东就是朱雀航,以及王、谢高门所在的乌衣巷。竺法汰身高八尺、风姿可观,本贯东莞郡,春秋时为东郓,莞为西汉时所改,原属琅琊郡,东汉末至建安初所设。

竺法汰在建康受司马昱所邀,讲放光般若经,司马昱亲至听讲,王侯公卿莫不毕集。这时候司马丕已死,在位的是其弟司马奕,进位丞相的司马昱带头翘班,这就能看出东晋朝廷中的大概风气了,跟同一时期主政前秦的王猛、前燕录尚书事的慕容恪相比,简直就是个渣渣废。当然,有士族高门掣肘,有权臣压制,司马昱除了和稀泥,什么也做不了,司马奕更是在做了六年傀儡后被废位。

竺法汰到建康前曾在阳口短暂停留,期间曾与桓温会面,邀请名僧集会,令弟子昙一驳斥荆州沙门道恒的心无义之说,双方引经据典道恒仗着口舌之利不肯屈服,释道安弟子慧远赶到后设难相问,道恒才败下阵来,心无义的传播至此停止,竺法汰所代表的则是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的本无异宗。

喜欢雍凉风云请大家收藏雍凉风云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末世女穿成七零女主的白莲花继姐

末世女穿成七零女主的白莲花继姐

简介关于末世女穿成七零女主的白莲花继姐一睁眼穿成年代文女主的白莲花继姐,许七颜内心慌的一匹,面上表示淡定淡定,一切尽在掌控中。不就是打脸爽文吗?不用女主出手她自己来。女主教训渣爹,她鼓掌喝彩。女主揭穿恶毒后妈真面目,她哭唧唧表示妹妹说的都对。女主算计继哥,她上去补上一脚。女主看着眼前的继姐眼神怪异,反手送她下乡去。许七颜不干了,捂住心口泪眼婆娑的控诉着女主的狠心,她的心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渣似的,拔凉拔凉。然而,转身把家里搜刮一空屁颠颠的跑路。女主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中有一万头草尼玛奔腾而过。她是不是错过现某人真面目的机会?带着统子跑路的许七颜,左手烤鸡右手奶茶,表示美好的生活在向她招手。只是,看到隔壁搬来的人,瞬间啥都不香了。喂喂喂~你可是女主啊,不要这么任性好不好?女主?呵~还不从实招来?许七颜咬着小手帕哭唧唧的缩在墙角画圈圈~我只是一朵柔弱的小白花,求放过。无cp的姐妹花文。...

御兽:我有一间宠兽店

御兽:我有一间宠兽店

6远穿越御兽世界,成为被家族驱逐的废物少爷,仅剩最后一个月的寿命!本想躺平摆烂,享受最后的日子。却意外觉醒神话御兽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最低级的冰晶鸟你卖我45o万?抢劫也没有你胆儿大啊!神兽凤凰?从来没有听说过,你就是个骗子!嚣张御姐脚步飘忽的从店里走出来,感觉已经被忽悠瘸了。6远站在店门口,朝围观御兽我有一间宠兽店...

万象录之为乐而生

万象录之为乐而生

简介关于万象录之为乐而生明星文娱+穿越+脑洞+修仙+同人+文抄+各种大杂烩。穿到现代成为乐坛泥石流,开始了三年猛攻文娱风暴的娱乐搅拌棒生活...

温蔓霍绍霆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温蔓霍绍霆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一场酒醉,她招惹上大人物,她有求于他,他贪图她年轻身材好。时间久了,她才知道他心里有人,当他的白月光归来,他渐渐不再回家,温蔓守着空房,度过无数个没有他的夜晚,后来,她等到一张支票和他的一声再见。本以为她会哭闹,她却拿着支票利落走人霍先生,我们后会无期!再次重逢,她身边有了旁人,他红着眼睛说温蔓,明明是我先跟你好的。温蔓笑颜淡淡霍律师,先...

我想一个人

我想一个人

简介关于我想一个人前世我是一个别人眼里碌碌无为的人,带着前世记忆,我生于源氏帝国,而这一世我想一个人,并不是想某个人而是我想一生只是我一个人孑然一身无爱,无恨…机缘下我得到了一丝仙气灵丹,意外得到四级仙力,签订…十年为奴契约,自此与他踏上守护子民之路,,他要一统我助他成皇,他要成仙我陪他飞升,逆乱者,我来杀,阻挡者,我来屠…...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简介关于白皮书大唐无杖录双男主,强强推理,除了男主认真探案,所有人n重身份大唐盛世,万邦来朝,妖异传说丛生不止,时值王皇后死后不久,萧淑妃誓要化作猫妖对付武则天,一张如白纸般的人皮,绘着艳丽的牡丹若河中猫妖出现在蒲州境内刚经历兄弟枉死,未待昭雪的参军徐有功,一心想给大哥翻案。他不信鬼神,在所有人对猫妖传说避之不及时,只身前往水上游汝川做详细调查,不想人皮案的结束,竟掀起来一整个朝堂的震荡文官清流,一介算痴,红颜三尺微命,为苍生百姓,自愿卷入历史洪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